2019年6月1日,蓝朋友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行17人前往了项目学校——河源市溪山中学进行两天两夜的探访活动。
。
31日晚上,我们坐上前往连平的大巴,在路上期待着未来两天的故事。
对于我们来说,这可能只是一次短暂的旅程。虽然对通信孩子们来说也许亦是如此,不过总是可以有未知可以期待。
。
。
『 解忧杂货铺 』
▼
六一当天,我们前往溪山中学与孩子们见面。
刚认识的时候,大家当然会有些生疏和距离感,但是志愿者和通信孩子之间,还是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萝卜蹲”游戏,而变得亲近了起来。
.
游戏之后,蓝信封的第一个实体邮筒正式落地,深蓝色的邮筒张着小口,把通信孩子们写下的一张张诉说着心里话的信件收下。
这些明信片,都将会去到某个不知名的人手中,然后他们将会根据信件的内容进行回信。小小的邮筒变成了一个微型的“解忧杂货铺”,搭建了信件双方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联系。
.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蓝色的邮筒。原来,蓝色的邮筒也这么好看呀。”
——蓝信封工作人员 美玉
。
。
同时,借此邮筒落地之机,我们开展了“明信片展览”。
孩子们穿梭于热心人士写的明信片当中,仔细阅读其中内容,并且挑选自己喜欢的明信片用于收藏。
来自全国各地的铺满点点心意的明信片,作为一份六一儿童节的礼物,送给了孩子们。
。
。
『 家访 』
▼
活动第一天中午的天气并不怎么友好,我们在学校结束游戏之后,为了更好地了解蓝信封的通信孩子,我们分组前往通信孩子们的家中或者家附近进行家访或聊天。
。
信子与两名志愿者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路到一名通信孩子口中“很快就到了”的家中。在路上,雨一直在下,没有要停止的意思。
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与通信孩子的家访。
。
她去年已经结束了通信,告诉我们她已经忘了信件的内容。
信子想,这可能是因为她把通信当成了两个人的故事。一个不适合与人分享的故事,越在乎、越不想被别人打扰的故事。
。
离开她家的时候,天气已经放晴,脚下的影子也被拉长。让信子意外的是,孩子本来是不愿意我们进行家访的,但游戏结束后,孩子却先开口问要不要去她家坐坐。
。
所以临别的时候,我问孩子:“你今天开不开心呀?”
她大声回应——“开!心!”
。
。
去到第二个通信孩子家中的时候,最让我们有感触的,是孩子的梦想:她想像玛丽姐姐(蓝信封全职人员)一样,考上厉害的大学,然后去到蓝信封办公室参观。
。
我们问了她如果十年后见到哥哥姐姐,她最想说什么。
她说:“我会和哥哥姐姐说,我继承了他们的事业,我也和别人通信了。”
她说,通信对她来说,是一次诉说烦恼的机会。
。
。
『 黑灯分享会 』
▼
晚上信子和志愿者们回到房间,进行黑灯活动。
大家各自分享了一天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然后在黑灯会议中了解了蓝信封的“前世今生”,倾听了彼此更多的想法和故事。
。
有志愿者表示,之前只是单纯的月捐人,做月捐是出于对小华(蓝信封总干事)的信任,对蓝信封的了解比较少,通过晚上的分享更了解蓝信封,之后希望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或捐款,或成为通信大使。
。
信子想,我们的故事还有很多,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比较小,但是很多个“一个人”凝聚在一起,就是一大股力量,让更多人看到听到留守儿童的心声,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陪伴他们成长……我们正在努力,也期待更多人的加入。
。
。
『 一期一会 』
▼
2日早上,我们与通信孩子们取得联系后,依旧分组前往他们的家中,与前一天不同的是,这一次家访之后,我们就踏上归途。
与孩子们分别的时候,美玉告诉我们“一期一会”,意思是每个人都要把跟某个人的每一次见面当做是最后一次见面一样,认真地去对待。
也许我们这群人会再相见,也许从此不复相见,当我们记起这两天的故事的时候,对相见一事总是满怀感激的。
。
。
归程后,志愿者们各自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信子非常喜欢里面的一些话,特此与大家分享。
。
如小华所说,在这里,我们不是帮助者,不是过客,我们是他们的朋友。
——23T在职大使 余丽敏
文字是有力量的,也是一种另类的陪伴。人与人的距离是可以通过文字来缩短的。
——4.0召集人 陈桂兰
凡事不能只看到表面,要真正用心感受这一切,尽量做到将心比心,感同身受。
——3.0召集人 纪海冰
我始终觉得,无论经历有多糟糕,只要愿意接受另一个人的关心,就等于愿意接受阳光照进心里,就一定会有走出来的一天。
——20T在职大使 陈晓雯
。
。
。
其实,我们与通信孩子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有烦恼,我们都需要一个诉说心事的地方,都需要去找到烦恼的出口。等我们找到了这个出口,我们就会前往各自不同的方向,然后健康快乐地长大。
坐上离开河源的车,我回头看看那条绵长的小路,心里涌起了莫名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