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蓝信封全职团队顺利完成了2015-2016年度Q3答辩。
回顾当天的答辩会,我们欣喜地发现,过去的三个月里,蓝信封悄然发生了许多改变,这些改变也令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更美好的期待。
运营:参与和支持模式并行
蓝信封建立之初,机构的运营模式是基于高校的“社团联合会”,机构功能以支持为主。长期下来,我们发现这样一种模式会导致全职工作人员缺乏项目的一线操作经验,进而影响到对校园服务队的支持力度和质量。
Q2确立下来的战略转型对此做出了回应并在Q3开始执行,其中包括两个重要转型:
第一,将过去的单一支持模式调整为参与支持并行模式,即项目运营方阵拆分为两大块:校区服务点和校区服务队。校区服务点由全职团队全权负责,直接参与项目运营工作,累积项目一线经验,有义务为校区服务队提供相应支持;校区服务队由各校区队长队员全权负责,在认同蓝信封理念和遵循蓝信封项目流程的前提下,日常工作具有绝对自主权利。有权要求全职团队提供相应支持,同时也应为全职团队提交项目反馈。
从最新的16梯封子招募录取结果中,我们看到封子们已经按照战略转型被分别划分到了服务点和服务队(其中服务点22人,服务队11人),并已按计划开展工作。
第二,明确了现阶段机构的唯一目标——书信项目,梳理了书信项目和青年成长之间的关系——“青年成长辅助书信项目,书信项目助力青年成长”。
在四月中旬举办的“行动者协力营”就是对两者关系如何实现良性循环的一个探索,我们通过“认识与理解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项目探索”、“生命中的三块石头”、“成为一个协作者”这四项课程,帮助封子们梳理了书信项目的背景、流程,初步建立起关于“及格的公益行动者”的意识,期待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封子们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意识不断完善书信项目。
项目:重试教师交流与关系维护
在Q3的项目运营工作中,还有一个亮点值得关注:蓝信封开展了与项目地学校老师针对性的关系维护工作。通过项目地走访期间的教师交流调研会,全职工作人员向教师传递了蓝信封关于留守儿童的理念、听取了教师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从教师角度获取了留守儿童的需求。我们期望,通过定期的回访,与老师们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共同促进项目的稳定开展;也能将老师、孩子们的需求传递出山村,为他们与世界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传播:内容生产是品牌基础
而在Q3的传播工作中,最值得期待的莫过于,历经脚本策划、演员招募、项目地实拍、后期剪辑配音,蓝信封书信项目马上要拥有全新的公益宣传片!另外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星海音乐学院的图片展、分享会、放映会也都顺利如期举行。声、光、影,蓝信封的传播不拘于任何一种形式,我们愿通过多样的组合告诉人们关于留守儿童的所有,告诉人们关于他们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专家意见
围绕全职团队的述职与答辩,理事成员和特邀嘉宾也为蓝信封贡献了相当多有价值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针对书信项目,李志坚先生(特邀NGO同行嘉宾)向大家抛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如何定义写好信?”,并进一步剖开题面,指出写好信应包括量和质这两个层面,兼顾量的同时,蓝信封更应注重质的把控,通过留守儿童和通信大使的双向反馈,一方面实际提高通信质量,一方面促进青年成长。
梗叔(陈焯宏先生,特邀NGO同行嘉宾)肯定了蓝信封在传播工作中所做的多样化尝试,并提出了应该更进一步构建机构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话语权),构建方式可以是一份常识性的手册,也可以是一张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比如着手编写”书信30问”,分期发布。
曹尹南理事认为项目运营模式的转变(服务点&服务队)是合乎当下蓝信封发展的。另外他认为青年成长项目虽然并入了书信项目,但实则使两者关系更为紧密,蓝信封需要厘清的是转变前后项目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受众发生了什么变化。
孙德寿理事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任何一个组织不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目标有且只能一个。书信项目应该是唯一的目标,青年成长是目标产生的结果,并应以此明确目标客户和支持性客户。
季度答辩的顺利结束,并不等同于上季度工作的完美收官。这是一次驻足回望,正如正如蓝信封根文化中的“反思与追问”,蓝信封需要反思过往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和不足,追问它们产生的原因,鼓起改变的勇气,转身迎接更大的挑战。
我们感谢在过去给予过蓝信封帮助、为蓝信封倾注过心血的你们。
现在,我们邀请你们见证蓝信封的改变。
改变,是为了未来更好的蓝信封。
改变,我们步履不停。
———————
答辩参与人员
全职人员:总干事周文华、项目专员陈欢、传播专员黄恬恬
答辩委员:理事孙德寿、理事曹尹南、执行理事周文华
特邀嘉宾:陈焯宏 先生(独立公益人)、李志坚 先生(前与人基金会项目专员)
旁听人员:蓝信封4T队员朱玉瑶、蓝信封16T队员柳诗文、王家阳、陈永玉、姚莹仪、青年成长助理唐诗、郑心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