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了解蓝信封月捐计划
祛魅后在蓝信封找寻答案
我常常喜欢这样纵向地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
十八岁,因随意报考的专业不曾叩响了社会学的大门,初登大学高座的我,带着好奇与希望,跨过了社会学的门槛,被扑面而来的人文关怀动容,也用社会学所谓“经世致用”的治世之道解答了童年脑海中不少的疑问和不解;
二十岁,跟随专业老师的指导在乡村长此以往的从事社会调研和实践,然而除了产出几万字十几万字的一纸文稿外,我不曾感到行动背后带来的意义,或许是起了一场大雾以至于找不到方向,也或者如韦伯所言对专业祛了魅。
▲ 鑫悦调研时,与乡村儿童交谈
当过去世界那种迷雾一般的魅惑,在现代的“清晨”被理性化的光芒驱散了,大梦初醒的我开始思考自己追求的行动价值何在。作家梁鸿说,“如今,故乡似乎不再是审美、怀旧的词语,而是特别大的现实话题,充满政治涵义,也涉及了当下我们无法回避的核心矛盾。如何安置故乡,其实也是关于如何安置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一个话题。当我们把乡愁作为一种桃花源的幻象时,乡愁已不存在。”
我出生并成长在河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幼时的梦想便是走出村庄,去看更大的世界。谁曾想,一心想要离开故土的我却阴差阳错地又不断重启对乡土的叙事。
▲ 鑫悦故乡的照片
炎炎夏日,当回首在调研中一次次与乡村孩子的聊天,在他们清澈的眼睛、微红的脸庞中,我思考着乡村儿童群体的未来,在不经意间也拾起了童年那粒留守的种子。专业调研的困惑一度使我感到无论是把乡村“浪漫化”还是“悲情化”,其实都是一种对“乡愁”的消费,是一种情感的胜利而非智识的增进。
当我蹑手蹑脚地向蓝信封投递我的简历时,我大抵是想通过行动让内心的那粒种子发芽。
,
弥合一腔热血与公益行动之间的距离
最开始加入蓝信封行动,带着的是自己的一腔热血。但实践好像昭示着,仅有一股热情是很容易被吹灭。23年的9-10月在E岗(大使运营岗)工作时,每天要面对的不仅有自己的学业、竞赛、社团等学生工作,还有每周每月固定的实习时长和实习任务,上手处理起来时常觉得异常的枯燥、琐碎。
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一下子过渡到繁多且冰冷的数字,最初一个月,我的状态就是忙忙碌碌却终感无所作为。11月经历一场付出一年之余但结果却不甚美满的竞赛,努力后的失败和实习中的不适使我常常辗转反侧,内心陷入了一种巨大的落差感。记得当时自己在周报里曾写下这样的一段话: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直忙忙碌碌,好久都没有低头读书的感觉和状态,在处理个人学业、学生工作、竞赛赛事、实习工作时存在矛盾和冲突,致使所有的事情好像都未做的尽善尽美,既没有讨得老师喜欢,也没有得到自我满足,反而在突破象牙塔时感到迷茫和失措。”
写下这句话时感觉诚惶诚恐、内心忐忑,害怕当自己过于感性地暴露出自己的为难和困难时,岗位负责人是否会负面地评价自己,因为 superior may not friend。还好,石头落地时击碎了心底的寒冰。当来玉姐独属一份的关注如一股暖阳投射到我身上时,内心的那粒种子伴随着春暖花开就悄悄地埋在了这里,因为 friend is friend。
▲ 鑫悦的岗位负责人来玉给鑫悦的鼓励
得其所幸,我意图始终坚持完成自己为期一年的实习工作,日复一日,当蓝信封的实习逐步在我头脑中日常化、例行化,当冰冷的数字文字被表达为具体的行动时,我感到的是来自集体内部大家庭的温暖。
,
我内心的那粒种子,在这场公益行动中发芽了
后来,为了更好地弥补时间的冲突,在两个多月E岗的工作后,去年11月我转到了F岗(信件审核岗)主要负责孩子信件审核的工作板块。一如往此,由于带着一种及时反馈和思考的习惯我逐步上手并适应信件审核的工作日常,而正是这样一种跨岗工作的经验让我对蓝信封有了新的认知和体验。
▲ 鑫悦的实习生伙伴&岗位负责人的反馈
信件审核中孩子一封封写给通信大使或感激或激励或妙笔生花的言语和插画一直引我动容和欣喜,尽管我也常自私地把一些孩子对大使鼓励的话语当做对我的鼓励,我看到大使在治愈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治愈大使,不经意的还有同样读信的我。这样一群关注乡村孩子的人,他们本身就真诚、勇敢、善良。以为自己不曾得到或已失去情绪价值,却在伙伴、在岗位负责人、在陌生人这里再次感受到爱与关注,埋藏在心底的种子便已悄悄地发了芽。
▲ 通信孩子画的插画
我一直很喜欢太宰治《人间失格》的这样一段话:
“学生本来的面貌,一定是神的宠儿,是这位诗人。即使在大地上毫无作为,只凭那自由而高贵的憧憬,就足以与神同往。学生们,请牢记自己的特权,请为这特权骄傲。你们不会永远拥有这种权利,啊,光阴真是倏忽即逝,因此请务必好好珍惜,切勿玷污了自身……在神的宝座上与神并肩而坐这种事,走过学生时代便不会再有,错过后便永不再来。”
曾几何时,我以学究式的乡村叙事,如今,我努力迈出自己极为稚嫩的一步,试图将自己变成一粒“种子”,以行动实践远方,悄然发芽。
,
我们始终相信,不冷漠,了解他人,起而行之,方乃青年。
,
,
更多蓝信封实习生故事:
• 蓝信封线下实习生故事|华南农业大学李志恒:来到蓝信封,开启了我的第二人生
• 蓝信封线上实习生故事|北京师范大学傅宇恒:普通人可以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吗?
• 蓝信封实习生故事| 蔡素意:如果书信是连续剧,家访更像是一部电影
• 蓝信封实习生故事|黄可昕:对美好世界有自己幻想的“痴人”
• 蓝信封实习生故事|辛祎可:爱上被调剂到的社会学专业是种神奇的体验
,
—END—
文/实习生 刘鑫悦
编辑/加一
图源/蓝信封行动